2021-12-10 6631
别让金黄色的稻田消失,生机復甦、『固碳』王道
大地之母静默无声,逐渐凋零。
守护我们诞生的土地刻不容缓
你知道吗?
全球有1/4的生物活在土壤中,如今却有1/3的土地已经退化。
如果说,大气中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程度最高的气体二氧化碳,在土地中却摇身一变,成为『肥沃』的标准,我们何不将二氧化碳存进土地中?
佔国土总面积20%的台湾农田,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普遍偏低。当土地逐渐贫瘠,金黄色的麦香稻田逐渐消失,我们该如何生存?
潜藏的宝藏,有机碳V.S.无机碳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种无机碳,土地中的碳却是植物将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形成的宝贵有机碳。

守护环境与土壤,最佳方式其实就是减缓让碳回到大气中,使空气与土壤中的碳回归良好比例,让碳足迹归零,土地自然呈现高储碳的生态,追求「来自土壤,回到土壤」!
生机復甦、『固碳』王道!
台湾有机废弃物产量每年约有2,000多万公吨,其中农业废弃物每年约600多万公吨,之中却仅有49%製成堆肥,显示大部分有机废弃物未能妥善处理及再利用。
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是潜藏的宝藏,能为土地带来营养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若用错方法,不只无法达到原本的目的,也无法形成一个真正完善的绿循环!

在地球,大约要花上500年的时间才能生成2.5公分厚的土壤,但珍贵的天然资源却在脚下任人破坏。10公克的土壤中,就有上百亿的细菌,百万种类的微生物。令人遗憾的是,联合国统计,全球有1/3的土壤退化,每年流失约240亿公吨的土壤。土壤静默无声,让人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及重要性。
台湾酵素村,酵素渣变黄金
绿化环境、农业再生,不只是农民的课题,更是企业与所有人都能共同努力的目标。
为减少化肥,执行『固碳计画』!酵素村不只让大量当季饱满、却产出过剩而销售不出的蔬果有了家,从作物转变为发酵液宝藏,更将生产的尾端剩馀的酵素渣,投入绿生态的一环,製作固碳有机质肥料,微『酵』守望这片台湾的土地、台湾的农民、台湾的蔬果,将这份理念与体内外的环境循环,推广至全世界!
本文引用自:
《固碳是王道:从土壤出发 有机质循环最后一哩路》名家评论-工商时报
守护我们诞生的土地刻不容缓
你知道吗?
全球有1/4的生物活在土壤中,如今却有1/3的土地已经退化。
如果说,大气中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程度最高的气体二氧化碳,在土地中却摇身一变,成为『肥沃』的标准,我们何不将二氧化碳存进土地中?
佔国土总面积20%的台湾农田,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普遍偏低。当土地逐渐贫瘠,金黄色的麦香稻田逐渐消失,我们该如何生存?
潜藏的宝藏,有机碳V.S.无机碳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种无机碳,土地中的碳却是植物将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形成的宝贵有机碳。

守护环境与土壤,最佳方式其实就是减缓让碳回到大气中,使空气与土壤中的碳回归良好比例,让碳足迹归零,土地自然呈现高储碳的生态,追求「来自土壤,回到土壤」!
生机復甦、『固碳』王道!
台湾有机废弃物产量每年约有2,000多万公吨,其中农业废弃物每年约600多万公吨,之中却仅有49%製成堆肥,显示大部分有机废弃物未能妥善处理及再利用。
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是潜藏的宝藏,能为土地带来营养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若用错方法,不只无法达到原本的目的,也无法形成一个真正完善的绿循环!

在地球,大约要花上500年的时间才能生成2.5公分厚的土壤,但珍贵的天然资源却在脚下任人破坏。10公克的土壤中,就有上百亿的细菌,百万种类的微生物。令人遗憾的是,联合国统计,全球有1/3的土壤退化,每年流失约240亿公吨的土壤。土壤静默无声,让人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及重要性。
台湾酵素村,酵素渣变黄金
绿化环境、农业再生,不只是农民的课题,更是企业与所有人都能共同努力的目标。
为减少化肥,执行『固碳计画』!酵素村不只让大量当季饱满、却产出过剩而销售不出的蔬果有了家,从作物转变为发酵液宝藏,更将生产的尾端剩馀的酵素渣,投入绿生态的一环,製作固碳有机质肥料,微『酵』守望这片台湾的土地、台湾的农民、台湾的蔬果,将这份理念与体内外的环境循环,推广至全世界!
本文引用自:
《固碳是王道:从土壤出发 有机质循环最后一哩路》名家评论-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