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2559
台灣酵素村BS8001循環經濟小故事【發起機緣】
2023/12/21
台灣酵素村通過BS8001循環經濟標準查證——最高成熟度第4等級!
並於2024/2/22,由BSI英國標準協會於嘉義酵素村現場進行頒證記者會!
【發起機緣】
台灣酵素村前老董鄭金鎮創辦人三代務農,創立公司起就經常關注農產高值化議題,致力提升台灣在地農業地位,而在2021年,台灣酵素村接到地方政府公文邀約企業們採購當季豐收過剩蔬果,原先酵素村便已有跟嘉義在地「遭遇豐收困境」的農民合作多次,而自接收到公文邀約後又開始更加頻繁地收購各個季節裡優質的當季蔬果,不僅因為當季新鮮蔬果最具能量又營養多汁,也因為捨不得好好的蔬果又整批廢棄、農民的心血慘遭丟棄;並且發酵產業特別之處就在於發酵蔬果品質要好、但「好看」卻不必要,酵素村嚴格把關收購蔬果的內容品質,卻歡迎農民用醜的交貨也無所謂,醜蔬出頭天!老董精神始終延續,公司帶著一種使命感扶持農民互相幫助,做成酵素的蔬果發酵液是農產高值化的具體成果,代工外銷全世界!而漂亮新鮮的蔬果又可以持續流通市面為小農帶來生計、各方皆受益。
在2020年《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食品模式研議》報告中,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糧食平衡表推估2018年臺灣各類農產品的損耗(food loss)與浪費(food waste)總量,發現當年度水果與蔬菜的損耗及浪費的總量分別為95萬公噸和83萬公噸,在所有農產品中名列前茅。賣相不佳的NG蔬果及過剩蔬果常常直接被廢棄,台灣酵素村長期接受農糧署與地方政府委託,採購過剩蔬果製成酵素,根據2022當年度公司內部統計數據,台灣酵素村依政府委託採購過產蔬果總量共83,353公斤,佔公司年度發酵總量99.1%;其他主動採購蔬果673公斤只佔比0.09%。
【社會剩食議題、農業廢棄物處理議題 再接軌SDGs12與13】
在原料前端有所作為後,我們又開始關注位於製程末堆的發酵後果渣處理問題,原先因各種常見處理方式都又要成本又不環保,酵素村選擇將酵素果渣曝曬後進行存放,但只是越放越多根本不是個辦法,做足功課蒐集資料後,酵素村再度不改愛為農民著想的本色,首先開始發展酵素果渣「有機質肥料」;在發現有機栽種市場變數較多不好推動同時,同步觀察到全球減碳趨勢;不論是為企業自身轉廢為金減少碳排與廢氣處理的支出、還是善盡社會責任CSR或者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12、13,我們都決定不止步於此,持續發展酵素果渣多元再利用發展。從小小的惜食理念開始,將好的理念逐步推進到大目標「永續經營」。
※SDGs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s13氣候行動
※台灣酵素村2021年數據買入85.25公噸的蔬果原料,可製成53.7公噸製成酵素原液(63%)、剩餘31.54公噸的酵素渣(37%),廢棄比例約為1/3。

【最終目標】
「走得長遠」是所有企業共同的願景,但台灣酵素村認定的「走得長遠」並不在於空泛地追求收益至上,而更希望是透過研發健康優質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追求企業與環境間的共榮共存(CSR To ESG);因為最好的發酵來自最好的原料,守護環境自然就能實現業務穩定、業績長紅,我們以多項減碳認証及標章為目標作為進步的指標!
【專案內六大痛點議題】
1. 全球都有的剩食議題
2. 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
3. 循環經濟-證實企業營利與環境永續間並非非此即彼的矛盾關係
4. 全球永續-2050淨零排放目標
5. 企業減碳系列作為-碳盤查、碳足跡、循環經濟
6. 環境教育-永續概念推廣系列活動
【內部發起】
從2021年起開發有機質肥料後,進一步規劃ISO14064工廠碳盤查、ISO14067產品碳足跡、產品碳足跡標章申請、以及循環經濟——製程末端果渣再利用開發計畫等多項安排,先後規劃短中長期行動:整體專案由鄭卜元董事長帶頭發起,王淑琪副總經理主導推進,行銷部擔任第一線執行,管理處及生產處各部門配合執行,至2023年底已全數完成階段性成果並仍會持續推進。
★【最新循環經濟創新成果】
「酵素果渣有機質肥料」
「酵素渣蚯蚓製肥(土壤營養劑)」
「酵素渣窯燒杯」
「酵素渣種子紙」
「酵素果渣再製紙塑盒包裝」
「酵素渣咖啡包」
……陸續更新!


BSI%E8%A8%98%E8%80%85%E6%9C%83%E9%82%80%E8%AB%8B%E5%87%BD-%E9%9B%BB%E5%AD%90%E7%89%881227.jpg)
台灣酵素村通過BS8001循環經濟標準查證——最高成熟度第4等級!
並於2024/2/22,由BSI英國標準協會於嘉義酵素村現場進行頒證記者會!
【發起機緣】
台灣酵素村前老董鄭金鎮創辦人三代務農,創立公司起就經常關注農產高值化議題,致力提升台灣在地農業地位,而在2021年,台灣酵素村接到地方政府公文邀約企業們採購當季豐收過剩蔬果,原先酵素村便已有跟嘉義在地「遭遇豐收困境」的農民合作多次,而自接收到公文邀約後又開始更加頻繁地收購各個季節裡優質的當季蔬果,不僅因為當季新鮮蔬果最具能量又營養多汁,也因為捨不得好好的蔬果又整批廢棄、農民的心血慘遭丟棄;並且發酵產業特別之處就在於發酵蔬果品質要好、但「好看」卻不必要,酵素村嚴格把關收購蔬果的內容品質,卻歡迎農民用醜的交貨也無所謂,醜蔬出頭天!老董精神始終延續,公司帶著一種使命感扶持農民互相幫助,做成酵素的蔬果發酵液是農產高值化的具體成果,代工外銷全世界!而漂亮新鮮的蔬果又可以持續流通市面為小農帶來生計、各方皆受益。
在2020年《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食品模式研議》報告中,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糧食平衡表推估2018年臺灣各類農產品的損耗(food loss)與浪費(food waste)總量,發現當年度水果與蔬菜的損耗及浪費的總量分別為95萬公噸和83萬公噸,在所有農產品中名列前茅。賣相不佳的NG蔬果及過剩蔬果常常直接被廢棄,台灣酵素村長期接受農糧署與地方政府委託,採購過剩蔬果製成酵素,根據2022當年度公司內部統計數據,台灣酵素村依政府委託採購過產蔬果總量共83,353公斤,佔公司年度發酵總量99.1%;其他主動採購蔬果673公斤只佔比0.09%。
【社會剩食議題、農業廢棄物處理議題 再接軌SDGs12與13】
在原料前端有所作為後,我們又開始關注位於製程末堆的發酵後果渣處理問題,原先因各種常見處理方式都又要成本又不環保,酵素村選擇將酵素果渣曝曬後進行存放,但只是越放越多根本不是個辦法,做足功課蒐集資料後,酵素村再度不改愛為農民著想的本色,首先開始發展酵素果渣「有機質肥料」;在發現有機栽種市場變數較多不好推動同時,同步觀察到全球減碳趨勢;不論是為企業自身轉廢為金減少碳排與廢氣處理的支出、還是善盡社會責任CSR或者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12、13,我們都決定不止步於此,持續發展酵素果渣多元再利用發展。從小小的惜食理念開始,將好的理念逐步推進到大目標「永續經營」。
※SDGs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s13氣候行動
※台灣酵素村2021年數據買入85.25公噸的蔬果原料,可製成53.7公噸製成酵素原液(63%)、剩餘31.54公噸的酵素渣(37%),廢棄比例約為1/3。

【最終目標】
「走得長遠」是所有企業共同的願景,但台灣酵素村認定的「走得長遠」並不在於空泛地追求收益至上,而更希望是透過研發健康優質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追求企業與環境間的共榮共存(CSR To ESG);因為最好的發酵來自最好的原料,守護環境自然就能實現業務穩定、業績長紅,我們以多項減碳認証及標章為目標作為進步的指標!
【專案內六大痛點議題】
1. 全球都有的剩食議題
2. 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
3. 循環經濟-證實企業營利與環境永續間並非非此即彼的矛盾關係
4. 全球永續-2050淨零排放目標
5. 企業減碳系列作為-碳盤查、碳足跡、循環經濟
6. 環境教育-永續概念推廣系列活動
【內部發起】
從2021年起開發有機質肥料後,進一步規劃ISO14064工廠碳盤查、ISO14067產品碳足跡、產品碳足跡標章申請、以及循環經濟——製程末端果渣再利用開發計畫等多項安排,先後規劃短中長期行動:整體專案由鄭卜元董事長帶頭發起,王淑琪副總經理主導推進,行銷部擔任第一線執行,管理處及生產處各部門配合執行,至2023年底已全數完成階段性成果並仍會持續推進。
★【最新循環經濟創新成果】
「酵素果渣有機質肥料」
「酵素渣蚯蚓製肥(土壤營養劑)」
「酵素渣窯燒杯」
「酵素渣種子紙」
「酵素果渣再製紙塑盒包裝」
「酵素渣咖啡包」
……陸續更新!


BSI%E8%A8%98%E8%80%85%E6%9C%83%E9%82%80%E8%AB%8B%E5%87%BD-%E9%9B%BB%E5%AD%90%E7%89%881227.jpg)